![]() |
内容推荐: |
|
![]() |
来源:奉化日报
发布时间:2021-02-10 17:18
数学是不少孩子望而生畏的一门学科,但有一位老师凭借特殊的教学手法,将数学课堂变成教学大乐园,原本枯燥无味的公式、运算经重新包装后,变成了孩子争相参与的学习游戏。而她本人也在2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,不断反思、探究、实践,在孩子的陪伴下完成了从农村教师到教研达人的蜕变。她就是龙津实验学校副校长,孩子眼中的全能数学老师——刘善娜。
刘善娜的职业生涯始于农村。1999年,刚从奉化师范毕业的刘善娜来到裘村镇曹村小学任教。当时农村小学条件薄弱,各村镇间交通不便,每次从学校回家,得坐上一个多小时的中巴。为此,每周有6天,刘善娜都居住在学校宿舍内。在“沉浸”式的工作氛围中,刘善娜有了更多和孩子相处、思考教研之路的时间和精力。她认为,学习不应该只拘泥于课堂知识,而是要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。为此,她自掏腰包买了不少课外书籍供孩子阅读。同时,她也会根据课后作业的批改情况,调整备课内容。靠着这种“定制化”的课堂设计,刘善娜的教学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认可。
在农村小学任教7年后,2006年,刘善娜凭借出色的教研实绩,加入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,在这里,她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氛围。在教育界有“三年反思成名师”的说法,当时实验小学教师群体里写教学日记的氛围浓郁,刘善娜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放到微博上,供大家监督、探讨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变化,这个教研“自留地”几经“搬迁”,最终落户于微信公众号。在此过程中,她收获不少粉丝,其中既有学生家长,也有同行。随着教学经验不断积累,刘善娜还将这些素材整理成书。
作为一名数学老师,刘善娜坚持在课堂中运用多学科思维。她创新推出探究作业,让孩子用最擅长的方式去解构和呈现数学作业。之后,刘善娜又设计了“画数学”课程,让单调的数学公式,变幻出更多形式。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,让她成了孩子眼中的“魔法老师”。课程之余,刘善娜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,撰写多篇论文,由她主持的“发展高阶思维的小学探究性数学作业”与“生长思维的画数学”两个研究课题获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,本人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。
如今,刘善娜已是省内外知名的作业研究先锋人物,影响力辐射全国,但她学习的劲头丝毫未减。不仅如此,她还十分乐于将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新教师分享,带动其他教师全心投入到教学工作。(记者 毛超峥)
- 相关新闻
- ·孩子用手机,严管之外还需善导 2021.02.10
- ·7部大片集结春节档 牌面分析谁是最强战斗力 2021.02.10
- ·艺术无界,云上海量节目过大年 2021.02.10
- ·促进汽车消费,商务部: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2021.02.10
- ·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 力促楼市稳健发展 2021.02.10

